从“小跟班儿”到“营盘山精神”
“通了!贯通了!我们终于成功了!”
2022年8月19日,由中建七局承建的营盘山隧道全线胜利贯通。施工现场,锣鼓声、鞭炮声、欢呼声,响彻山谷。
面对兴奋得手舞足蹈的兄弟们,项目经理郜现磊默默地注视着欢呼的场面,热泪盈眶,百感交集。
“小跟班”蜕变成“多面手”
2010年的唐山滨海大道工地上,一个戴着安全帽的“愣头青”总在烈日下追着师傅问东问西。刚毕业的郜现磊深知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实践才能出真知”,他白天在工地泡现场,深夜蜷缩在图纸堆里啃规范,23岁的郜现磊像一株倔强的野草,扎根在钢筋水泥的裂缝中。
“那时候小郜就是个移动的‘十万个为什么’。”谈起当年的郜现磊,师傅总是笑着回忆。从跑腿送资料到独立编制施工方案,这个“小跟班”硬是把每个岗位当成了磨刀石,材料部经理让他精通成本管控,生产经理岗位教会他统筹千人团队,而深夜与机械轰鸣声作伴的孤独,则淬炼出他“干一行钻一行”的钉子精神。十年间,他带着10余项国家级、省部级科技成果,从青涩“小跟班”蜕变为路桥隧施工管理的“多面手”。
横断山脉的“营盘山精神”
2019年的云南华丽营盘山隧道,让历经唐山滨海大道、太行山京蔚高速、京秦高速等多个“急、难、险、重”大基建工程项目的郜现磊倒吸凉气。隧址地形、地质、环境条件特殊,沿线穿越断层、岩爆、岩溶、大变形等不良地质,施工难度大、安全风险高。同时面临围岩软弱变形、特长隧道通风困难、涌水量大、斜井长距离大反坡排水等诸多难题。
“2019年3月,隧道2号斜井工区发生了大规模突泥涌水,总存水量达到26万立方米,水位高差135米,这个‘地下水库’随时可能吞噬整个工程。”谈起那时的险境,项目安全总监曹峰仍是心有余悸。
上任即面对无太多经验可借鉴的世界级泄水难题,郜现磊愁上了心头,夜夜难眠。但他没有被吓退,而是立即组建攻坚团,自己带团冲在危险境地最前沿。洞外搭帐篷“安营扎寨”时刻监测水位涨幅变化;爬空腔、钻溶洞一遍又一遍勘察山体......最终,经过11个月鏖战,他带领团队创造性地采用“四段泄水法”成功破解泄水难题,取得了营盘山隧道全线贯通的重大突破,为华丽高速的全线贯通铲除了最大的绊脚石。
“爬空腔头盔撞出闷响,工装裤上结满泥浆硬壳,那样子简直就是一群‘现代版矿工’。”谈起那些艰难,郜现磊面带微笑,举重若轻。“方案推倒几十次,最后咱们用‘四段泄水法’给大山做了个微创手术!”他比划着,眼里闪着光。
270多个日夜,2000多人的团队用钢钎与岩层对话,用毅力和智慧与困难死磕,最终凿穿了隧道,更锻造出攻坚克难、使命必达的“营盘山精神”。
喀斯特山岭的“新长征”
2023年,已升任分公司副总的郜现磊却主动请缨重返一线,勇挑广西江桂项目三标一部项目经理的重任。
该项目地处崇山峻岭之中,沿线主要为喀斯特地貌,地形险峻,其中熊背岭隧道为全线最长隧道,隧址区地质条件复杂,施工难度极大,是项目施工的重点难点和工期控制性工程。
面对这个难啃的大骨头,郜现磊深感责任重大,任务艰巨。走马上任,他便带领项目团队重新编计划、跑现场、抓落实。白天他与紫外线为伍,夜晚他与机械轰鸣声作伴,这就是他的日常,但他风雨无阻,他无所畏惧,他披肩斩刺,他一路向前,因为逢山凿路、遇水架桥是他的责任,天堑变通途是他的梦想。连续征战,项目建设局面已全面打开,企地共建助力瑶乡振兴举措得到多方领导的高度认可,喜获多封表扬信,凝练出的少数民族特色党建品牌案例在局平台广泛推广,党建生产深度融合释放巨大效能,项目领先其他标段克服长线性工程土地征迁难题,最先实现破土动工,并于2024年底,隧道双洞掘进累计突破4000米大关,预计2025年底隧道左洞可实现贯通。
有人问他放弃诱人的职位和安逸的生活到底图什么,他指着隧道施工现场飘扬的党旗笑道:“当年红军翻雪山过草地是为百姓探路,今天我们凿山跨河,不也是另一种长征?”